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B)
石园提案字〔2018〕第13号
对政协石家庄市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571号提案的答复
市农工党: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园林绿化建设正在迅猛发展,城市绿量显著提升,在增加城市绿量的同时,园林绿化建设出品位、上水平变得尤为重要。
一、关于“加强规划,合理布局”的建议。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重在规划,城市园林绿化同样需要注重规划先行,以往园林绿化偏向于“哪里缺少补哪里”,缺乏合理规划和长远谋划,没有把园林绿化建设融入到城市发展整体中去谋划和考虑。目前,我市正在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修编新版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真正做好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步进行,突出规划引领作用,让园林绿化不再是“填补空缺”,而是有方向、有计划的实施。
二、关于“引进名贵树种与利用乡土树种相结合,节约绿化成本”的建议。按照省会《绿地系统规划》及我市《园林植物应用的指导意见》,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城区园林绿化工程树种结构,坚持乡土树优先、彩叶树种提靓、新优品种引进、造型树种体现艺术化的做法,改善城区绿化植物结构。一是乡土树种应用。我市乡土树种以市树国槐为代表,栾树、椿树、苦楝树、白蜡树在道路上都有种植;在庭院内推广乡土果树,如山楂、核桃、苹果、梨、杏、柿子树等,起到良好的田园经济和生态效益;同时提高绿化中常绿树的比例,种植白皮松、华山松、雪松、大叶女贞、石楠等常绿植物,为北方寒冷的冬季增加绿色,为治理雾霾提供支持。二是彩叶树应用。在提升城区园林绿地绿量的基础上,为了兼顾绿地的景观效果,近年我市大量种植了金叶榆、金叶槐、红叶李等彩色叶植物。彩色叶植物色彩鲜艳、不是繁花胜似繁花,有效地提靓了绿地四季的色彩,丰富了绿地层次,起到了美化的效果。三是新优品种引进。为打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审美需求,我市坚持对优秀的园林新优树种进行适量引种栽植。如美国红枫、巨紫荆等叶艳花浓的乔木,对节白蜡、龙柏、金叶榆等造型树,节水耐寒的野牛草等,不断提升城市园林艺术化水平。
三、关于“优化绿化树种,尽快淘汰和置换对城市造成飞絮污染的毛白杨树种”的建议。杨树作为北方的乡土树种,适合我市生长,具有伟岸、速生、绿量大的显著优点。每年4月中上旬,杨树种子进行繁殖,会有为期月2-3周的飞絮。飞絮其实是杨树的自然生长现象,飞絮结束后,杨树给这座城市带来浓浓的绿意,同时杨树防治噪音和滞尘的生态功能特别显著。我市现有的杨树,大部分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城市绿化水平较低、树种相对单一的情况下种植的。目前这批杨树作为城市的骨干树种,表现了良好的生态价值,伐除会损失城市绿量。为了逐步解决我市春季杨柳树飞絮的问题,近年来我市园林系统积极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主要采取了以下防治措施:一是在新的城市绿化建设项目中,不再使用飞絮的杨树和柳树,而种植不飞絮其他乡土植物和新优树种,逐步改善城区树种结构;二是在近郊新建绿化项目中,使用不飞絮的杨树。例如种植银中杨等品种的杨树,绿量很大,却不会飞絮;三是对现有杨树、柳树通过逐年更新的方法,把树龄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的杨树,进行伐除,补种上其他树种,已经对中山路、东岗路、谈固大街等城区道路及部分小区进行了树种更新;四是目前最实际的方法,采用加大飞絮季节的冲洗力度。五是为树木注射抑制飞絮的药物,目前处于实验阶段,待达到预期效果后,将在全市推广。
四、关于“落实责任,提高管理水平,实施划片分级管理,完善管理质量考评机制,强化责任制”的建议。
(一)实施精细化管护
1、道路绿化分级管理。为促进园林管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针对性的开展和落实各项绿化工作任务,完善和优化考核标准制度。我局对城区470余条城市主次道路、水系绿地,按照绿地的区域位置重要性、绿地规模及建设档次,以方便管理为原则,将所有考核范围内的道路和水系绿地进行分级。共分为四级标准,分别为特级绿地、一级绿地、二级绿地和三级绿地。
2、提升精细化管护水平。按照《石家庄市城市园林绿化管护考核办法》,结合工作实际和新形势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城区道路水系绿地精细化管护标准,重点对植物养护、设施维护、绿地保护、植物冲洗、病虫防治、卫生保洁等管护主要环节,制定科学细致、量化统一的养护管理标准,确保园林养护管理逐步向标准化看齐。
3、绿化考核常态化。为强化园林管护监督管理,我局强化绿地检查督导,实行“日巡查、月考核、季淘汰”制度。园林绿化管护“日巡查”坚持每日至少一次,全面检查管护辖区范围内死树危树、修剪冲洗、病虫害防治、园林设施等十项管护内容;“月考核”每月通过明察、巡查、暗查的方式,道路绿地管理情况进行考核,结果通报至各县、区政府;“季淘汰”对连续3个月考核末位的管理单位进行整改处理直至末位淘汰,解除绿地管护合同,由优秀社会管理单位接管或重新招标。
(二)病虫害预测预报。推行队伍专业化,园林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修剪、植物水肥管理等技术环节,强化技术指导和培训。编制《园林树木整形修剪》、《园林病虫害防治》两本技术规范手册,提高专业化养护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实际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做到管护计划不走样、高标准落实。由市园林植保站加强对城区病虫害发生情况的检测和预报,每年在市园林局网站上公开发布园林病虫害预报20次,做好行业指导工作。
(三)强化树木管理。督导各区园林部门及相关单位对街道游园绿地、水系沿线绿地、庭院单位、居住小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及重点部位,各类存在安全隐患的树木进行拉网式排查。尤其是死树危树、干枯树枝、衰老树木、施工现场树木的排查工作,防止雷雨大风天气下出现树木折断倒伏等安全事故。对排查的问题树木建立台账,及时清理,实施更新。
五、关于“加强绿化管理执法力度,健全绿化监督管理机构,加强园林管理队伍建设,充实骨干力量”的建议。按照《石家庄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修订案)》第四章 监督和检查,第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规定,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负责园林绿化违法行为的处罚工作。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共享城市绿化管理信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发现违反城市园林绿化规定的行为时,应当及时处理,并告知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协助做好现场勘查等工作。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对作出的处罚决定、执行情况和强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于三日内书面告知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
2018年8月14日
领导签发:王群昌
联系人及电话:李晓玲 860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