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适老模式
您的位置:首页 >> 便民服务>> 园林科普
新优园林植物推荐:亭亭玉立的行道树
来源:市园林局科技处
发布时间:2016-12-01 12:15 点击量:1
行道树是指种植在各种道路两侧及分车带树木,城市绿化离不开树,行道树是绿化的基础。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网络和骨架,成为系统连续性的主要构成因素,直观反映城市风貌的作用十分突出。行道树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是道路的配套设施,能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消除噪音、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以及涵养水源。在行道树的选择应用上,城区道路多以绿荫如盖、形态优美的落叶阔叶乔木为主。新优行道树种行道树不仅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够直观地反映一个城市的风貌,所以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结合城市道路改造提升,园林绿化部门一方面不断完善行道树树种规划,在确定城市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的同时,加强行道树树种引种应用,特别是在新建道路推广一批新优行道树树种。
1、枫杨
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C),别名:白杨、大叶柳、大叶头杨树等。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幼树树皮平滑,浅灰色,老时则深纵裂;枫杨喜光,喜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喜光树种,不耐庇荫。耐湿性强,深根性树种,主根明显,侧根发达。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萌芽力很强,生长很快。枫杨树冠宽广,枝叶茂密,生长迅速,园林应用可作为庭荫树、行道树和防护树种。而且树皮还有祛风止痛,杀虫,敛疮等功效。
新华区维明路段应用多年,表现良好,花果期,果序长20-45厘米,自然垂下,极具观赏性。
2、七叶树
七叶树(学名:Aesculus chinensis Bunge):是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小枝、圆柱形,黄褐色或灰褐色,有淡黄色的皮孔。七叶树树种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也能耐寒;喜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土壤。深根性,萌芽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偏慢,寿命长。七叶树树形优美、花大秀丽,果形奇特,是观叶、观花、观果不可多得的树种,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之一。裕华路及友谊大街南头有栽植。
七叶树树干耸直,冠大阴浓,初夏繁花满树,硕大的白色花序又似一盏华丽的烛台,蔚然可观,是优良的行道树和园林观赏植物,可作人行步道、公园、广场绿化树种,既可孤植也可群植,或与常绿树和阔叶树混种。在欧美、日本等地将七叶树作为行道树、庭阴树广泛栽培,北美洲将红花或粉花及重瓣七叶树园艺变种种在道路两旁,花开之时风景十分美丽。
中国常将七叶树孤植或栽于建筑物前及疏林之间。我中国七叶树科树种数量较多,分布很广,亟待推广利用。裕华路及友谊大街南头有栽植。
3、梧桐
梧桐(拉丁学名:Firmiana platanifolia (L. f.) Marsili),锦葵目梧桐属,一种落叶乔木。梧桐,高达15到20米,胸径50cm;树干挺直,光洁,分枝高;树皮绿色或灰绿色,平滑,常不裂。梧桐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喜肥沃、湿润、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酸性、中性及钙质土上均能生长,但不宜在积水洼地或盐碱地栽种,又不耐草荒。积水易烂根,受涝五天即可致死。通常在平原、丘陵及山沟生长较好。深根性,植根粗壮;萌芽力弱,一般不宜修剪。生长尚快,寿命较长,能活百年以上。在生长季节受涝3~5天即烂根致死。发叶较晚,而秋天落叶早。对多种有毒气体都有较强抗性。
梧桐为普通的行道树及庭园绿化观赏树。中国梧桐也是一种优美的观赏植物,点缀于庭园、宅前,也种植作行道树。叶掌状,裂缺如花。夏季开花,雌雄同株,花小,淡黄绿色,圆锥花序顶生,盛开时显得鲜艳而明亮。
梧桐有青桐、碧梧、青玉、庭梧之名称。是我国有诗文记载的最早的著名树种之一。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平安公园,裕西公园有栽植。
    4、杜仲
杜仲(学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又名胶木,为杜仲科植物。杜仲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约50厘米。杜仲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严寒,成株在-30℃的条件下可正常生存,我国大部地区均可栽培,适应性很强,对土壤没有严格选择,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最宜。杜仲树的生长速度在幼年期较缓慢,速生期出现在7-20年,20年后生长速度又逐年降低,50年后,树高生长基本停止,植株自然枯萎。
杜仲是中国特有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迄今己在地球上发现杜仲属植物多达14种,后来它们在大陆和欧洲相继灭绝。存在于中国的杜仲是杜仲科杜仲属仅存的孑遗植物,它不仅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对于研究被子植物系统演化以及中国植物区系的起源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作为园林绿化行道树,杜仲病虫害少,树体挺拔,树叶浓密,形态优美。植物园园路上有栽植。
    5、白杜卫矛
白杜卫矛(Euonymus bungeanus Maxim.)属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又称丝绵木。明开夜合,落叶小乔木。温带树种,产于我国北部和中部。喜光、耐寒、耐旱、稍耐阴,也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全国各地均可种植。白杜卫矛还是嫁接龙爪槐的主要砧木。 白杜卫矛为深根性植物,根萌蘖力强,生长较慢。其繁殖容易,以播种为主,也可分株和硬枝扦插进行繁殖。白杜卫矛枝叶秀丽,红果密集,可长久悬挂枝头,到了秋季,红绿相映煞是美丽,是园林绿地的优美观赏树种。它对二氧化硫和氯气等有害气体,抗性较强,一般作为庭阴树和行道树栽植。桥西区、长安区及植物园栽植效果很好,果期靓丽。
    6、楸树
楸树(拉丁学名:Catalpa bungei C. A. Mey.),楸树原产中国,分布于东起海滨,西至甘肃,南始云南,北到长城的广大区域内,辽宁、内蒙、新疆等省区引种试栽,均可良好生长。在汉代人们不仅大面积栽培楸树,且能从楸树经营中得到丰厚收入。古时人们还有栽楸树以作财产遗传子孙后代的习惯。
楸树小乔木,高8-12米。喜光,较耐寒,适生长于年平均气温10-15℃,降水量700-1200m的环境。喜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不耐干旱、积水,忌地下水位过高,稍耐盐碱。萌蘖性强,幼树生长慢,10年以后生长加快,侧根发达。耐烟尘、抗有害气体能力强。寿命长。自花不孕,往往开花而不结实。
楸树枝干挺拔,楸花淡红素雅,自古以来楸树就广泛栽植于皇宫庭院,胜景名园之中,如北京的故宫、北海、颐和园、大觉寺等游览圣地和名寺古刹到处可见百年以上的古楸树苍劲挺拔的风姿。楸树用于绿化的类型如密毛灰楸、灰楸、三裂楸、光叶楸等,或树形优美、花大色艳作园林观赏;或叶被密毛、皮糙枝密,有利于隔音、减声、防噪、滞尘,此类型分别在叶、花、枝、果、树皮、冠形方面独具风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绿化效果。近几年有栽植,街头绿地中和植物园的效果比较好。
    7、杂交马褂木
杂交马褂木由南京林业大学著名的林业育种专家叶培忠教授同他的助手于1963年用中国鹅掌楸为母本,与北美鹅掌楸杂交后选育而成。
杂交马褂木是落叶大乔木,高可达40米。树皮灰色,一年生枝灰色或灰褐色,具环状托叶痕。单叶互生,叶两侧通常各1裂,向中部凹,形似马褂;叶柄长。4-5月开花,花较大,鹅黄色,花形杯状,单生枝顶。10月果熟,果实纺锤状。具杂交优势,抗逆性与生长特性均明显优于鹅掌楸。喜阳,有一定的蔽荫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能耐-15℃的低温。耐干旱,喜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之砂质壤土。主根较深,在低湿地生长不良。生长迅速,病虫害少。高新区有用于行道树栽植,植物园也引进一些。
参考文献:
[1]《中国植物志》第九卷 乔木科.
[2]中国植物志在线查询 (ps.eflora.cn).
[3]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范(石家庄市园林绿化标准)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