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石家庄市动物园
孔雀园
分类:动物家园 发布时间:2019-12-24
蓝孔雀
学 名:Pavonini
英 文 名:Peafowl
分类地位:鸡形目,雉科,孔雀属、刚果孔雀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绿孔雀——濒危(EN);刚果孔雀——易危(VU);蓝孔雀——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分布区域:分布于非洲热带地区,中国仅见于云南西部和南部。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稀疏草原或有灌木丛、竹丛的开阔地带。常成群活动,多成5-10只小群边走边觅食,性机警,胆小怕人,鸣声高而洪亮。晚上栖息于树上。杂食性。蓝孔雀的繁殖期3-6月,绿孔雀的繁殖期为6-12月。营巢于灌丛中的地面凹坑上。一般为5-6枚,由雌鸟承担,孵化期约26-28天,由双亲共同抚养。
白孔雀
分类地位:鸡形目,雉科,孔雀属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地方。
生活习性:全身洁白,眼睛呈淡红色,清晨和傍晚觅食,在地面上筑巢,但在树上栖息,主要以种子、昆虫、水果和小型爬行类动物为食。双翼不发达,不善飞行,而脚强劲有力,善疾走奔跑,在逃窜时多大步飞奔。繁殖期从四月至八月,每次产4-8枚,孵化期约28天。
黑鹳
学 名:Ciconia nigra
英 文 名:Black Stork
别 称:黑老鹳、乌鹳、锅鹳
分类地位:鹳形目,鹳科,鹳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华盛顿公约》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分布区域:分布较广,大约在整个欧亚大陆,在中国,多见于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甘肃东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各省。
生活习性: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多在山区悬崖峭壁的凹处石沿或浅洞处营巢,或在绿洲湿地高大的胡杨树上营巢,有沿用旧巢的习性。性机警而胆小,听觉、视觉均很发达,黑鹳不仅能鼓翼飞行,也能像白鹳一样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在空中翱翔和盘旋。休息时常单脚或双脚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缩脖成驼背状。夏天在中国北方繁殖,秋天飞往南方越冬。食物主要是鱼类,其次为蛙,也食蝼蛄、蟋蟀、龙虱等昆虫,蛇和甲壳动物。主要通过眼睛搜寻食物,遇到猎物时,急速将头伸出,利用锋利的嘴尖突然啄食。黑鹳是一种迁徙鸟,但在西班牙大部分留居。繁殖期4-7月,每窝产卵4-5枚,雌雄鸟共同喂养幼鸟,孵化期33-34天,黑鹳雏鸟是晚成性鸟类,留巢期甚长,70日龄时才具飞行能力,幼鸟在3-4龄时性成熟。最高寿命可达31年。
珍珠鸡
学 名:Guinea fowl
英 文 名:Numididae
别 称:珠鸡、山鸡、几内亚鸟
分类地位:鸡形目,珠鸡科,珠鸡属
分布区域:原产非洲大陆西海岸的几内亚。
生活习性:喜干厌湿、耐高温、抗寒冷、抵抗疾病能力强。在-20-40℃时仍能生活。喜登高栖息,性情温和、胆小、机警,环境一有异常或动静,均可引起其整群惊慌,母鸡发出刺耳的叫声,鸡群会发生连锁反应,叫声此起彼伏。通常30-50只生活在一起,决不单独离散,具有较强的归巢性。善飞翔、爱攀登、好活动,喜砂浴,爱鸣叫。一般谷类、糠麸类等都可食用,另外特别喜食草、菜、叶等青绿植物。
鸿雁
学 名:Anser cygnoides
英 文 名:Swan Goose
别 称:原鹅、随鹅、奇鹅、黑嘴雁
分类地位:雁形目,鸭科,雁属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分布区域:我国东北、内蒙古、新疆、青海、河北、河南、山东及长江下游、台湾有分布。国外见于西伯利亚等地区。
生活习性:常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及其附近地区。性喜结群,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善游泳,飞行力亦强,飞行时高空排列成“一”字或“人”字形,边飞边叫,似“嗯-嗯-”声。主食各种水生和陆生植物及藻类,也食少许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食物。繁殖在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繁殖期4-6月,常成对营巢繁殖。巢多筑在草原湖泊岸边沼泽地上或芦苇丛中,一窝产卵4-8枚乳白色卵,孵化期为28-30天。雌鸟孵卵,雄鸟守候在巢的附近,幼鸟2-3年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