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石家庄市动物园
雉鸡园
分类:动物家园 发布时间:2019-12-24
红腹锦鸡
学 名:Chrysolophus pictus
英 文 名:Siberian Roe Deer
别 称:金鸡、彆雉、山鸡、采鸡
分类地位:鸡形目,雉科,锦鸡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甘肃和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
生活习性:为中国特有鸟种。栖息于海拔500-2500米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地带。常常在林中边走边觅食,早晚亦到林缘和耕地中觅食。主要以植物的叶、果实和种子为食,此外也吃甲虫、蠕虫等动物性食物。性机警,胆怯怕人。听觉和视觉敏锐,稍有声响,立刻逃遁。善奔走,飞翔亦甚快而灵巧。繁殖期4-6月,一雄多雌制,通常1只雄鸟与2-4只雌鸟交配,每窝产卵5-9枚。
白腹锦鸡
学 名:Chrysolophus amherstiae
英 文 名:Lady Amherst's Pheasant
别 称:铜鸡、笋鸡、衾鸡、箐鸡、银鸡
分类地位:鸡形目,雉科,锦鸡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和缅甸。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活动于多岩的荒芜山地、灌丛及矮竹间。以农作物、草籽、竹笋等为食,兼食昆虫。善奔走,飞行能力差。繁殖期4-6月,一雄多雌制,筑巢于人畜罕至的山坡地面的倒木枯枝下或巨岩缝隙里,以枯叶或残羽为材,非常隐蔽。每窝产卵5-9枚,孵卵期为21天。
珍珠鸡
学 名:Guinea fowl
英 文 名:Numididae
别 称:珠鸡、山鸡、几内亚鸟
分类地位:鸡形目,珠鸡科,珠鸡属
分布区域:原产非洲大陆西海岸的几内亚。
生活习性:喜干厌湿、耐高温、抗寒冷、抵抗疾病能力强。在-20-40℃时仍能生活。喜登高栖息,性情温和、胆小、机警,环境一有异常或动静,均可引起其整群惊慌,母鸡发出刺耳的叫声,鸡群会发生连锁反应,叫声此起彼伏。通常30-50只生活在一起,决不单独离散,具有较强的归巢性。善飞翔、爱攀登、好活动,喜砂浴,爱鸣叫。一般谷类、糠麸类等都可食用,另外特别喜食草、菜、叶等青绿植物。
石鸡
学 名:Alectoris chukar
英 文 名:Chuckar
别 称:朵拉鸡、红腿鸡、嘎嘎鸡、美国鹧鸪
分类地位:鸡形目,雉科,石鸡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分布区域:分布于欧洲、西伯利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以及中国。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岩石坡和沙石坡上。留鸟。白天活动,性喜集群,遇惊后径直地朝山上迅速奔跑。紧急情况下亦飞翔,飞翔能力强且迅速,但飞不多远即落入草丛或灌丛中。主要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芽、嫩叶、浆果、种子等和昆虫为食。繁殖期4月末至6月中旬。每窝产卵7-17枚。
贵妇鸡
分类地位:鸡形目,雉科
分布区域:分布于英国,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
生活习性:合群性好,不好争斗,性情活泼,动作灵敏,一旦受惊即可起飞,善于低飞。外貌艳丽奇特,娇小玲珑,袅娜多姿,雍容华贵,善通人性,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观赏珍禽。
白冠长尾雉
学 名:Syrmaticus reevesii
英 文 名:Reeves's Pheasant
别 称:翟鸟、地鸡、长尾鸡、山雉
分类地位: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中部及北部山地地区。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在海拔400-1500m的山地森林中。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亦取食鳞翅目的幼虫、虫卵。单独或集小群活动,性机警,听觉和视觉亦甚敏锐。善奔跑,亦善飞翔。繁殖期3-6月。每窝产卵6-10枚,雌鸟承担孵卵,孵化期24-25天。
白鹇
学 名:Lophura nycthemera
英 文 名:silver pheasant
别 称:银鸡、银雉、越鸟、越禽、白雉
分类地位:鸡形目,雉科,鹇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中国、缅甸、泰国和中南半岛。
生活习性:栖息于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食昆虫、植物茎叶、果实和种子等。通常成对或成3-6只的小群活动,性机警,很少起飞,紧急时亦急飞上树。繁殖期筑巢于灌木丛间的地面凹处。每窝产卵4-6枚,雏鸟早成性,孵出的当日即可离巢随亲鸟活动。
褐马鸡
学 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英 文 名:Brown Eared-pheasant
分类地位:鸡形目,雉科,马鸡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列入《华盛顿公约》
列入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山西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河北西北部、陕西黄龙山和北京东灵山。
生活习性:栖息在山区森林地带,集群,日行性,喜沙浴,善奔走,性机警。留鸟。性情暴躁、健勇善斗。以乔木、灌木和草木植物的叶、嫩茎、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春季3月份繁殖,产卵4-17枚,孵化期26天左右。
蓝马鸡
学 名:Crossoptilon auritum
英 文 名:Blue Eared-pheasant
别 称:角鸡、松鸡
分类地位:鸡形目,雉科,马鸡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青海东北部和东部,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一带及南部,宁夏贺兰山及四川北部。
生活习性:生活在高山寒冷地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边吃边叫,鸣声似“格拉---格拉---格拉”,鸣叫时昂首引颈,姿态优美,其声粗而洪亮。集群10-30只,有首领统帅,行动规律,有固定的夜宿地和觅食、沙浴场所。繁殖期为4-7月。每窝产卵5-12枚,孵化期为26-28天。
白马鸡
学 名:Crossoptilon
英 文 名:White Eared-pheasant
别 称:雪雉
分类地位:鸡形目,雉科,马鸡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列入《华盛顿公约》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四川、西藏东部、甘肃东南部、青海南部和云南西北部一带。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和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留鸟。小群活动,善奔走,不喜飞行。以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叶、幼芽、果实和种子等为食。繁殖期5-7月,一雌一雄制。每窝产卵7-15枚。
红腹角雉
学 名:Tragopan temminckii
英 文 名:Temminck's tragopan
别 称:寿鸡、红鸡、娃娃鸡
分类地位:鸡形目,雉科,角雉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印度、缅甸和越南东北部。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拔1000-3500米的山地森林、灌丛、竹林等地带。食乔木、灌木、竹和蕨类的嫩芽、嫩叶、花、果实和种子等为食,兼食少量动物性食物。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冬季亦常集成2-5只,甚至10只左右的小群活动。白天活动,夜栖于树上。性机警,善奔走。鸣声似小孩啼哭的“哇、哇”声,故当地群众叫“娃娃鸡”。繁殖期在4月初,巢筑在树上,每窝产卵3-5枚,由雌鸟孵化,孵化期为28-30天。
环颈雉
学 名:Phasianus colchicus
英 文 名:Pheasant
别 称:野鸡
分类地位:鸡形目,雉科,雉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分布区域:分布于欧洲东南部、小亚细亚、中亚、中国、蒙古、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以及越南北部和缅甸东北部。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山丘陵、农田、地边、沼泽草地等灌丛与草地中,杂食性。所吃食物随地区和季节而不同。善于奔跑,也善于藏匿。飞行速度快且有力,但不持久,距离不大,常成抛物线式飞行,落地前滑翔。落地后又急速在灌丛和草丛中奔跑窜行和藏匿。繁殖期3-7月,每窝产卵6-22枚。
原鸡
学 名:Gallus gallus
英 文 名:Red Junglefowl
别 称:红原鸡、茶花鸡
分类地位:鸡形目,雉科,原鸡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分布区域: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北部、东北部及东部,中国南部,东南亚,苏门答腊及爪哇。
生活习性:原鸡是家鸡的野生祖先。栖息于热带森林、次生竹林中等地带,集群生活。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竹等为食,也吃白蚁、幼蛾等。性机警而胆小,看见人或听见声响便迅速钻入林中或灌丛中逃跑。飞行能力强,危急时振翅飞翔,可以飞行数十米至上百米远。夜栖树上。繁殖期2-5月,每窝产卵6-8枚,由雌鸟承担,卵化期19-21天。
乌骨鸡
学 名:Black-bone Chicken
别 称:乌鸡
分类地位:鸡形目,雉科,原鸡属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江西省泰和县。
生活习性:皮肉俱黑而羽毛银丝雪白或全黑,头顶凤冠,故有“白凤”之称。性情温驯,不善飞跃,就巢性好。
火鸡
学 名:Meleagris gallopavo
英 文 名:Turkey
别 称:吐绶鸡,普通火鸡、七面鸡、七面鸟
分类地位:鸡形目,雉科,火鸡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分布区域: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
生活习性:雄火鸡尾羽可展开呈扇形,胸前一束毛球。喜欢群居,性情温顺,行动迟缓。以植物的茎、叶、种子和果实等为食,也吃昆虫等。飞翔力较强,能飞500-2000米远。平时栖于地面上,发咯咯声,觅食昆虫、甲壳类等,夜间结群宿在树上。早春繁殖,筑巢于地面上。一只雄鸟配一群雌鸟,每窝产8-15,孵化期28天。
蓝孔雀
学 名:Pavonini
英 文 名:Peafowl
别 称:
分类地位:鸡形目,雉科,孔雀属、刚果孔雀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绿孔雀——濒危(EN);刚果孔雀——易危(VU);蓝孔雀——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分布区域:分布于非洲热带地区,中国仅见于云南西部和南部。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稀疏草原或有灌木丛、竹丛的开阔地带。常成群活动,多成5-10只小群边走边觅食,性机警,胆小怕人,鸣声高而洪亮。晚上栖息于树上。杂食性。蓝孔雀的繁殖期3-6月,绿孔雀的繁殖期为6-12月。营巢于灌丛中的地面凹坑上。一般为5-6枚,由雌鸟承担,孵化期约26-28天,由双亲共同抚养。
孔雀蓝山鸡
别 称:孔雀蓝雉鸡、黑化雉鸡
生活习性:是羽毛类似于孔雀的一种山鸡,主要是环颈雉山鸡遗传基因变异而形成的。
白颈长尾雉
学名:Syrmaticus ellioti
英文名:Elliot's Pheasant
别称:
分类地位:鸡形目 雉科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广东北部的山林,沿海地区在海拔200-500米,内陆为海拔1000-1500米。
生活习性:杂食性。喜集群,常呈3~8只的小群活动。多出入于森林、山地和山谷间。主要以植物叶、茎、芽、花、果实、种子和农作物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繁殖期4月~6月,每日或隔日产卵1枚,孵化期24~25天。
白雉(白化山鸡)
学名:Phasianus colchicus
英文名:
别 称:白化山鸡
分类地位:鸡形目 雉科
保护级别:
分布区域:国内分布范围最广,除西藏羌塘高原及海南岛以外,遍及全国。
生活习性:白雉又名白化山鸡,为野鸡白化种,雄性、雌性羽毛全部为白色,生活习性与野鸡接近。适应性强、喜群居、喜飞行、好争斗、惧惊吓、怕潮湿。
蓝鹇
学名:Lophura swinhoii
英文名:Swinhoe's Pheasant
别称:蓝腹鹇、华鸡、台湾蓝腹鹇、斯文豪氏鹇
分类地位:鸡形目 雉科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分布区域: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中国台湾本岛。
生活习性:留鸟。常单独活动。晨、昏最为活跃,中午活动较差,晚上多栖息于树上。活动时常沿固定的路线进行,久而久之常常形成明显的“鸟径”。活动时常常昂首阔步,行动机警,受惊后迅速奔跑。孵化期26-29天。2月~7月开始繁殖,每窝产卵3~7枚,通常间隔2~4天产1枚卵,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化期26~2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