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石家庄市动物园
两栖爬行动物馆
分类:动物家园 发布时间:2019-12-25
扬子鳄
学 名:Alligator sinensis
英 文 名:Chinese Alligator
别 称:中华鼍(tuó)、中华鳄、土龙、猪婆龙
分类地位:鳄目,短吻鳄科(鼍科),短吻鳄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
生活习性:栖息在湖泊、沼泽的潮湿地带。白天隐居,夜间捕食。有高超的挖洞打穴的本领,常紧闭双眼,爬伏不动处于半睡眠状态,给人以行动迟钝的假象。可是,当它一旦遇到敌害或发现食物时,就会立即将粗大的尾巴用力左右甩动,迅速沉入水底躲避敌害或追捕食物。食量很大,有很强的耐饥能力,可以渡过漫长的冬眠期。卵生,每巢约产卵10-30之间。孵化期约为60天。
湾鳄
学 名:Crocodylus porosus
英 文 名:Estuarine Crocodile
别 称:海鳄、咸水鳄、呼雷、食人鳄、河口鳄、咸水鳄、马来鳄、裸颈鳄
分类地位:鳄目,鳄科,鳄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沿海至澳大利亚北部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生活习性:湾鳄是性格凶猛的大型鳄鱼。具地盘意识。耐力也很出众,能从澳大利亚穿越一千多千米的海洋一直游到孟加拉湾。拥有适应高盐度水质的生理结构。湾鳄位于湿地食物链的最高层次,主要以泥蟹、龟、巨蜥及水鸟为食物。湾鳄捕食的最致命的武器是它的嘴。这张占据湾鳄体长六分之一的大嘴有着极大的咬力,比人的咬力强10倍以上。不过,湾鳄的牙齿不能撕咬和咀嚼食物,但它拥有个特殊的胃,里面有脊椎动物中最强劲的胃酸,能消化任何食物,包括骨头。7-8月产卵,20-90枚左右,孵化期75-90天。
鳄龟
别 称:小鳄龟、大鳄龟
分类地位:龟鳖目,鳄龟科,鳄龟属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美国南部、中部地区和中美洲。
生活习性:生活在河流、浅湖及水泽地,水生。以鱼、虾、小蛇、水草等为食。因其背部明显突起的嵴,似鳄鱼的尾而得名。靠酷似蚯蚓的“舌头””引诱小鱼“上钩”。可在水中待40-50分钟才浮到水面上换气,性情暴躁、凶猛,能主动攻击人,产卵期5-11月,通常有20-30枚,卵呈白色,圆球形,孵化期55-125天。
大鲵
学 名:Andrias davidianus
英 文 名: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别 称:娃娃鱼、人鱼、孩儿鱼、脚鱼、啼鱼、腊狗
分类地位: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列入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中国。
生活习性:常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之中,视力不好,主要通过嗅觉和触觉来感知外界信息,也可通过皮肤上的疣来感知水中的震动。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00厘米以上。食性很广,耐饥力很强,夜出晨归。捕食主要在夜间进行,牙齿又尖又密,咬肌发达,但它们不能咀嚼,只会将猎物囫囵吞下。体表光滑、满布黏液的身体,当遇到危险时会放出奇特的气味,令敌人知臭而退。每年5-9月,一次可产卵数百枚,多以单粒排列呈念珠状,雄鲵独自留下护卵。
王锦蛇
学 名:Elaphe carinata
英 文 名:King rat snake
别 称:菜花蛇、大王蛇、蛇王
分类地位:蛇目,游蛇科,锦蛇属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中国,国外分布于越南、日本。
生活习性:生活于平原、丘陵和山地。身体呈圆筒形,可达5-10千克以上。体大凶猛,绞杀能力强,且无毒,食谱广泛,野外捕食鼠、鸟、鸟蛋及其他小型动物。动作敏捷,爬行速度快且会攀爬上树。卵生,6-7月产卵,每次产8-12枚,孵化期40-45天左右。
红尾蚺
学 名:Boa constrictor
分类地位:有鳞目,蚺科,蚺属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中美洲、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
生活习性:红尾蚺能适应多种生态环境。无毒。体色方面,多以红色或棕色为基调,尾部则呈砖红色,背部以褐黄色的斑纹为主,尾部的斑纹较为浅色。尾巴相当有力,能抓紧东西。以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及鸟类为食,卵胎生,一胎可产下50只小蟒。100-120天,寿命可达20-30岁。
沙漠鬣蜥
学 名:Dipsosaurus dorsalis
分类地位:有鳞目,美洲鬣蜥科,沙漠鬣蜥属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美国西南部。
生活习性:栖息于长有矮木或多岩草稀的沙漠地带。地栖性,多生活在地表洞穴附近。日行性,体色为灰色带有白色的斑纹,腹部与两侧为白色。由于它们体内的水份循环很缓慢,所以可以承受很高的温度和很干燥的环境,行动迅速敏捷,是很机警的蜥蜴,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刻躲避。6-8月产卵,每次3-8颗,孵化期大约6-8周。寿命为12-15年。
变色龙
学 名:Chamaeleonidae
英 文 名:chameleon
别 称:避役
分类地位:蜥蜴目,避役科,避役属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非洲地区。
生活习性:多出现在雨林至热带大草原,以昆虫为食,行动十分迟缓,除繁殖期外都是单独生活。长着两只藤壶型的眼睛,左右眼球会分别转动360°。舌头极长,平时如钟表发条那样盘卷在嘴里。当它发现猎物时,便突然伸直长舌,从口中射出,以舌捕食,如探囊取物。肤色会随着背景、温度和心情的变化而改变。卵生,到地上产卵2-40枚,卵埋在土里或腐烂的木头里,孵化期约3个月。
缅甸蟒
学 名: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
英 文 名:
别 称:缅甸岩蟒、南蛇、琴蛇、双带蚺
分类地位:有鳞目,蟒科,蟒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
生活习性:缅甸蟒是一种夜行性蛇类,生活于热带雨林之中。以哺乳类、鸟类和爬行动物为食。以尖锐的倒勾状牙齿咬紧猎物,然后将躯体捆绑着对手加以紧压,利用强劲的肌肉力量将对手捏死。能逗留水内达半小时之久。
黄金蟒
学 名:Python bivittatus
别 称:缅甸蟒蛇、印度蟒蛇
分类地位:有鳞目,蟒科,黄金蟒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北部。
生活习性:喜欢高温环境,居住地是季风森林,干燥森林和稀树大草原。黄金蟒是缅甸蟒蛇的白化突变种,成体可以长到约7米长,其通体金黄并有白色不规则纹路,鳞片滑顺,头顶具有大鳞片以及热感颊窝。性温和,也会开口咬人,发脾气时,会发出“嘶嘶”的声音。以鸟类和哺乳动物为食。
豹纹守宫
学 名:Eublepharis macularius
分类地位:有鳞目,壁虎科,拟蜥属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周边地区。
生活习性:栖息于平地至山地间,多岩荒地或草原区。地栖型。尾巴与其它蜥蜴一样具有防卫作用,遇危险时会自割。以一只雄性守宫为中心,采多妻制的生活形态。白昼多藏身于岩缝间,至入夜后才外出觅食。一季可产卵1-5次,每胎可产1-2颗卵,40-60天即可孵。
金花球蟒
学 名:Pythonregius
分类地位:蟒科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中非和西非。
生活习性:喜欢微弱光线的环境,在黎明和黄昏,变得活跃。以小型哺乳类动物为食,当他们感到紧张的时候,他们会把自己的身体卷缩成一个很紧的球,并把头稳固的藏在中心而得名。球蟒在蟒蛇科中属于较小体形者,一般成体约1米以上,最大约达2.2米左右。
泰加蜥蜴
学 名:Tupinambis teguixin
英 文 名:
别 称:南美蜥
分类地位:有鳞目,鞭尾蜥科
保护级别:
分布区域:分布于巴西,巴拉圭、乌拉圭和阿根廷等地区。
生活习性:性情温顺。卵生,地栖型,栖于雨林中。完全的肉食主义者,食谱包括幼鸟、哺乳动物,甚至还有同类。
眼镜蛇
学 名:Naja
英 文 名:cobra
别 称:蝙蝠蛇、 胀颈蛇
分类地位:蛇目,眼镜蛇科,眼镜蛇属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中东、东南亚、非洲、印度尼西亚以及我国南方等地。
生活习性:生活在平原、丘陵、山区的灌木丛或竹林等里。既吃蛇类、鱼类、蛙类,也食鸟类、蛋类、蝴蝎等。属昼行性蛇类。耐高温,对低温的承受能力较差。集群冬眠,有剧毒。卵生,繁殖期为6-8月,雌蛇每次产10-18卵,自然孵化,亲蛇在附近守护,孵化期约50天。
丽纹攀蜥
学 名:Diploderma splendidum
分类地位:有鳞目,鬣蜥科,鬣蜥属
分布区域: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北、云南等地。
生活习性:栖息于林缘灌丛间或碎石堆旁。树栖性较强。食蚱蜢,蟋蟀,小型甲虫等。雄性颈鬣发达,背部绿色纵纹边界清晰规则,尾根较雌性膨大;雌性颈鬣较弱,背部绿色纵纹间有明显深色横纹,绿色纵纹边界不清晰,且尾根部较细。卵生。每年6-7月产卵5-9枚,孵化期46-48天。
绿鬣蜥
学 名:Iguana iguana
英 文 名:
别 称:
分类地位:有鳞目,蜥蜴科,美洲鬣蜥属
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中国。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海拔区域,居于丘陵山区的森林边缘、灌木林之中,在树根底下、石缝等比较安静的地方。日行性的树栖型蜥蜴,纯素食性,喜高温,在危急时长尾会自行断落以自保。一窝可产30-50颗卵,孵化期75-90天。
球蟒
学 名:Python regius
英 文 名:ball python
别 称:皇蟒
分类地位:有鳞目,蟒科,蟒属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非和西非。
生活习性:喜暖怕冷,对外界环境刺激很敏感。当他们感到紧张,会把身体卷缩成一个很紧的球,并把头稳固的藏在中心。以小型哺乳类动物为食。卵生,每年夏季产卵4至10枚,三个月孵化期间,会一直盘住它们,直到它们孵化。
象龟
学 名:Geochelone
分类地位:龟鳖目,陆龟科,象龟属
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
分布区域:分布于非洲、美洲、亚洲及若干位于大洋洲的岛屿。
生活习性:以腿粗像象脚而得名,常栖息于山地泥沼、草地,以青草、野果和仙人掌等为食。只喝淡水,害怕强烈的阳光。雌龟10月掘砂产卵,每产90-150枚。
平原巨蜥
学 名:Varanus exanthematicus
别 称:平原五爪、非洲五爪
分类地位:有鳞目,巨蜥科
分布区域:分布于非洲中部及西部。
生活习性: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地栖性、独居,性格温驯。偏好炎热和干燥的环境。
水豚
学 名:Hydrochoerus hydrochaeris
英 文 名:Capybara
分类地位:啮齿目,豚鼠科,水豚属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分布区域:分布在南美洲的巴西南部、玻利维亚、阿根廷北部、哥伦比亚东南部、委内瑞拉和巴拉圭。
生活习性:常栖息于各种接近水面的低地,河流、湖泊、热带雨林、沼泽、半咸水湿地、季节性淹没草原和稀树草原,及具有一定水分的干燥草原和牧场。主要以水生植物,水葫芦以及其他植物为食。水豚在水中交配,孕期约150天,通常每胎产1-8仔,每年产一胎。大约16周后断奶,通过各种发声,给幼仔发出信号。大约12至18个月达到性成熟,野生水豚寿命10岁左右,人工喂养寿命达到12岁。
绿孔雀
学名:Pavo muticus
英文名:Green peafowl
别 称:爪哇孔雀、越鸟、龙鸟
分类地位:鸡形目 雉科
保护级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分布区域:印度东北部、缅甸、中南半岛和爪哇岛,在中国仅见于云南西部和西南部
生活习性:栖息于亚热带至热带的低山疏林,常一雄数雌带数个亚成鸟组成小群活动。善奔走,不善飞行,行走时一步一点头状。杂食性,食用热带植物果实、种子和嫩芽,兼食昆虫和农作物。